■河南日報記者 仵樹大 記者 張曉甫
一次新僑創新創業大賽中,漯河澳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在漯河市僑聯的舉薦下,與一家專門從事海外社交媒體平臺業務的渠道商結識并合作,迅速爭取到十幾個國家的訂單;
一條海外商協會轉發的市場信息,漯河市僑聯第一時間推送給當地企業,雙方洽談成功后,企業很快打開歐洲市場,并計劃到匈牙利興辦工業園;
一次偶然的撮合,江蘇省昆山市的一家僑商企業在郾城區新投資20億元建設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并吸引昆山多家精密模具公司進駐,創造“漯僑回歸”的佳話……
漯商出海、漯僑回歸動人故事的背后是“僑力量”的智慧和擔當。
2月28日,漯河市僑商聯合會邀請市僑聯海外顧問、環球時報歐洲版副主編黃嘉偉蒞漯舉辦“漯商出海·貨通全球”走向歐洲專題論壇;
3月30日,漯河市僑聯邀請英國河南商會會長王秋蕙、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副董事長白潔等7名海內外知名僑企、商會代表參加全球豫商大會推介漯河;
3月31日,漯河市僑商聯合會邀請上海市海外經濟技術促進會會長張禮立蒞漯舉辦“2025僑智沙龍——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主題論壇;
6月26日,漯河市留學人員創業創新協會舉辦空中絲綢之路·僑智論壇;
7月15日,漯河市僑商聯合會特邀汝州籍僑胞、埃及黑白沙漠星空帳篷酒店合伙人李學偉蒞漯舉辦“漯商出海·貨通全球”走向非洲專題論壇,分享創業經驗及非洲發展機遇……
漯河雖不是僑鄉,但充分利用僑資源,精心策劃一系列“漯商出海”論壇及活動,讓首座中國食品名城的產品走出國門。
凝聚僑心僑力僑智
助力企業走出國門
“上個月剛剛和韓國客戶談成了150萬元的訂單。”10月12日,在西城區陰陽趙鎮富元食品工業園,漯河富元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關春霞拿著一個青稞麥棒向記者介紹,前兩天,在市僑聯的牽線搭橋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沙雅縣考察團考察完公司后,就小麥深加工和公司達成初步合作,并委托公司助力當地優質農副產品進軍海外市場。
因為產品質量過硬,該公司生產的青稞麥棒在國內市場同類產品中銷量穩居前三,暢銷日本、美國、智利、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今年前8個月,公司出口額已達1800萬元。前不久,該公司與匈牙利客商簽約,在吸引外商投資漯河的同時,還計劃在匈牙利投資辦廠、在國外建設河南工業園。
富元公司從小到大,在海外市場風生水起,離不開漯河市僑聯的大力推介。“剛起步時,因公司市場信息渠道比較單一,政府部門牽頭介紹,國外客戶自然對產品比較信任。”關春霞告訴記者,公司通過不斷參加漯河市僑聯組織的論壇、大型投洽會等,很快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
如何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發揮僑聯作用,幫助更多本土僑企“新苗成大樹”?
“以僑為橋,進一步凝聚僑心僑力僑智,為加快構建現代化食品產業體系、推動現代化食品名城向美食名城轉變貢獻僑界智慧力量。”漯河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甘信奎說。
圍繞平臺搭建,漯河市僑聯先后成立市留學人員創業創新協會、市僑商聯合會、市僑聯青年委員會等,僑界所屬社團先后與美國美西河南商會、菲律賓河南商會、德國中華文化促進會、廣東省河南漯河商會、上海市海促會等締結友好商會并保持長期合作交流。
依托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留創園,漯河市僑聯打造了河南省僑界創新創業基地、漯河市僑聯海歸創業基地,以創業園區為載體,推動留學人員創業創新,組建僑界“雙創”導師團,打造校企地聯合創新創業平臺,促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在機制保障方面,我們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不斷加大政策引導與資金支持力度,持續開展新僑人士創業創新之星評選表彰活動,為僑界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提供政策、資金支持。”漯河市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李彥輝告訴記者,漯河市僑聯持續深化與上海交大、華南理工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聯系合作,力爭促成一批課題研發項目、引進一批僑界高端人才服務產業。
2024年,關春霞被選為河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第八屆理事;2025年,關春霞被選為漯河市僑商聯合會副會長。“自己富不算是成功,帶領更多企業掘金海外市場才是讓我最有成就感的。”關春霞告訴記者。
這兩年,關春霞把與外商打交道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他人,主動做起了漯河食品企業的出口“紅娘”。目前,小帥才、凱樂滋、天天等食品企業在關春霞的幫助下,產品順利“出海”。
挖掘更多“僑力量”
擴大漯河“朋友圈”
10月12日,在漯河市嫩江路一座寫字樓里,漯河澳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墻上的業績標語鮮艷奪目,辦公大廳里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匯成一首忙碌的交響曲。
“要做好平臺終端優化,保證公司產品在網絡營銷大平臺上有足夠的曝光度和客源。”漯河市留學人員創業創新協會副會長、公司負責人袁海燕站在一張世界地圖前給公司中層交代具體事宜。
經過十多年的經營,漯河澳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產品遠銷北美、南美、歐洲、非洲、東南亞等的100多個國家。
如何挖掘更多“僑”資源、“僑”力量,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漯河市僑聯組團參加中國僑商投資大會,主動融入華僑華人創新投資合作聯盟,吸引僑商在漯河投資建設外向型食品產業項目,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設備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出口企業。在漯河市僑聯的協調下,正在西城區建設的漯河市莘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蟋蟀、無蹼壁虎、蜈蚣、蜂王等昆蟲生態養殖及其衍生產品開發,將為國內外提供可持續的蛋白質解決方案,助力綠色農業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在位于郾城區的漯河智匯港科技園建設現場,塔吊林立、巨臂揮舞。“預計年底就能完工,引進企業很快就能入駐。”該項目負責人姜廣新告訴記者。
這個由漯河市僑聯招引入駐的項目,總投資20億元,主要生產五金模具配件、塑膠模具配件、機床附件、工量刃具、模具磨料、氣動工具、電動工具等多種產品。目前,昆山常達軒、昆山銘野、昆山世智輝、昆山基順誠4家精密模具公司已簽約進駐該產業園。
“通過漯河市僑聯的舉薦,我們與漯河市一家海外社交媒體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并展開合作。兩年來,這一渠道已為我們帶來十幾個國家的訂單,對公司的海外業務拓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市僑聯青年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喬優生物負責人萬軍超告訴記者,在走出去方面,漯河市僑聯利用在科技和經營管理方面的比較優勢和人才優勢,先后發展壯大喬優生物等一大批本土企業。
在外貿出口方面,漯河市僑聯組織食品企業參加德國科隆國際食品展、新加坡食品飲料展等國際知名食品展銷會,主動與上級僑聯組織和僑務資源豐富地區對接,辦好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助力漯河食品企業開拓新的市場。
如何整合僑商資源?漯河市僑聯建立海外銷售渠道合作聯盟,通過與漯河食品企業聯合營銷、品牌共建等方式,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提升漯河食品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怎樣發展平臺經濟?漯河市僑聯推動成立了市留學人員創業創新協會電商創業聯盟,鼓勵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借助海外社交平臺推廣產品,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與海外電商平臺合作,建立海外倉儲和物流配送中心,推動漯河食品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升級。積極發動僑胞擔任漯河食品的“海外代言人”,邀請僑胞網紅主播參與直播帶貨,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培育新型消費模式,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為打造“漯商出海·貨通全球”品牌,漯河市僑聯分系列推出走向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東南亞等宣傳板塊,陸續介紹的風土人情、飲食消費習慣、產業特色。舉辦“漯河食品海外推廣周”等活動,加強與海外華人商會、社團的合作,推動漯河食品走進海外超市、餐廳和家庭。持續對接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僑界資源,爭取更多僑界資源匯聚漯河,著力擴大漯河“朋友圈”。
據《河南日報農村版》10月16日01版
責編:瘦馬